6月 19 日,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西安多位非遗传承人用古法调香,手工做香囊,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图为西安非遗保护协会绣球香囊传承人袁娜正在缝制香囊。 记者 马昭 摄
【资料图】
谢安挑选制香原料。 本报记者 马昭 摄
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6月19日,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西安多位非遗传承人聚集到一起,用古法来调香,手工做香囊,在“多彩”的“风味”中展示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西安市非遗保护协会艾香制作代表性传承人谢安的工作室位于未央区宣平里。掀帘而入,淡淡的草药味阵阵飘来。“你们来得正好!来,帮我用盘子接着。”谢安忙碌中和记者打了个招呼。只见他把调制好的香料块放进挤香器中,一挤一压的工夫,香条就像面条似的一点点出来了。“接着这。”在出口处,记者托着盘子,见到细细的香条盘旋着落了下来。
接下来,只见谢安按规律将香条整齐缠绕于线香机上。“这一步一定要慢,力道要均匀,不然香容易断。”他一边操作着机器一边给记者讲解着。香条仿佛听话一般,整齐地排列着,一圈一圈又一圈。盘好后该切香了。缠在辊子上的香,在谢安娴熟的手法下,整齐划一地展开晒在网上,看似“一刀两断”,实非一日之功。
谢安介绍,古法制香采用纯天然香粉为原料。香粉是怎么来的?面对记者疑问,谢安指着桌子上的一个个小碗介绍:“这里面有金银花、白芷、桂枝、丁香、豆蔻。”他捻起一点金银花,让记者闻,“这可不是药用的金银花,而是在它即将开花时采下,香味大于药味。这不,我昨天刚采完金银花回来。”
调香的过程也很有意思。只见谢安这个碗里抓一点,那个盘中捏一些,放在鼻子下闻一闻,再抓取另一个袋子里的。按比例调配好后,还要经过和香、和泥、醒香、制形、阴干等一系列纯手工工序。难怪古人追求雅致生活时,要将“焚香”作为文人墨客开学的四艺之一。
穿针、引线、缝针、装中草药……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西安非遗保护协会绣球香囊传承人袁娜正在缝制的香包和市场上看到的端午节香包有些不太一样。“这其实是个绣球形状的香囊。”她笑着回答时,头上戴着的手工缝制的龙头帽子上,两个吊穗一甩一甩。
“现在的影视剧中绣球只有婚庆环节采用,事实上咱们关中绣球历史很久远,而且使用场景很多。”袁娜告诉记者,绣球有团圆美满的寓意,“关中绣球还有滚灾的意思。你看,传统的关中绣球有12个花瓣,象征了一年中的12个月。每4个花瓣凑成1片四叶草,代表四季,挂在家中象征四季平安,月月顺遂。”
“收针的时候针线绕两圈,穿过香囊,在香囊另一面把针引出,把针脚藏到香囊里面,这样制作的香囊既紧实又美观。”袁娜介绍,关中绣球一针一线很是费工夫。比如,第一步就是打袼褙,把糨糊均匀地涂抹在已裁好的布片上,数层叠加,晾干后就是袼褙了。裁剪、叠加拼角、缝制、入香……别看一个香囊不大,全部完成可能得好几天时间。
不光缝制考验手下功夫,背后的故事也格外吸引人。“从我姥姥的姥姥就开始做香囊了,算起来我应该是第五代传人。婚庆绣球,绣楼上抛完之后,要把绣球放在轿子顶上;家里孩子满月,姥姥家要送3对,挂在门框上代表团圆;逢年过节也会绑一对绣球在床头。”
“做香囊,不仅要保留传统,而且要寻求创新。”袁娜说,“无论怎么改良,手艺人的工匠精神不能丢。” 记者 石喻涵
Copyright 2015-2022 南极导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