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作为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朱定真一直十分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2018年,是朱定真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第一年,这一年11月,他参加了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三农”工作对口协商座谈会。会上,产业布局、种子培育等问题在委员间的讨论中被频频提及,但朱定真注意到,讨论中大家似乎都忽略了气候变化这个因素,这让气候学专业出身的他心里隐隐有些担忧。
回去后,朱定真便开始翻阅相关资料,发现我国最近一次的全国农业气候区划工作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他的担忧又增加了几分。于是,他联系了时任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室主任的毛留喜,希望从专业角度获取一些科学支撑。
对于朱定真的担忧,毛留喜感同身受,他很快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汇编成一份文档发给了朱定真。
看到毛留喜的汇编材料,朱定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开始筹划将这一议题作为全国两会提案的主要内容。在展开进一步调研、走访工作后,2019年,一份《关于聚力精准施策 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气候区划的提案》 出现在全国两会上。提案明确提到,与1951—1980年相比,1981—2010年我国有30个气候区出现了水平位置移动或范围盈缩。其中,寒温带界线西缩、北移;暖湿带北界东段北移,且最大北移幅度已超过1个纬度……气候变化已使我国农业气候区划发生了变化,应尽快摸清现状,才能因地制宜地适应和应对,建议启动新一轮全国农业气候区划工作。
一直以来,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原局长刘雅鸣也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刘雅鸣提交了一份 《关于进一步提升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的提案,呼吁大力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象灾害普查及区划工作。而朱定真也在当年的两会提案中,继续呼吁尽快启动新一轮农业气候区划工作。
2021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发布报告称,2011年至2020年全球地表温度比工业革命时期上升了1.09℃。伴随人口增长,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粮食和农业系统面临的挑战。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刘雅鸣提交了一份《关于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影响》的提案,明确建议适时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工作,摸清我国的农业气候资源家底和变化规律,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布局、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保障提供基础支撑。同年,朱定真则通过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提交了《建议减缓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影响》,再次呼吁启动新一轮全国农业气候区划工作,该建议被中央统战部采用。为此,北京市委统战部给朱定真发来感谢信,明确表示称该材料“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11月,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召开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就刘雅鸣《关于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影响》的提案进行了协商沟通,会上关于适时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工作引发热议。
几年的坚持,终于有了新进展,这让刘雅鸣、朱定真等人感到非常欣慰,这项工作的实质性落地其实也是很多农业气象专家和一线工作者多年来的共同愿望。
Copyright 2015-2022 南极导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